首页>> 国家信息系统
教育部直属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简介
来源: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:[2020/08/27]

  一、建设背景

  近些年,随着教育投入占GDP 总量4%目标的实现,财政教育投入大幅增加,直属高校的经费增加也很快,呈现出总量大、结构多元的特点。2013年,直属高校经费总投入达到了1902亿元,比2008年的1010亿元翻了一番。就每个高校来说,每年的经费,多的已经达到上百亿,少的也有6、7亿,多数都在几十个亿。从经费来源结构看,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逐年上升,2013年达到66%,事业收入占比28%,其他投入占比6%。经费总量快速增加,经费来源渠道日益广泛,经济活动日趋复杂,对教育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。

 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崛起,高校财务管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,将从简单记账走向辅助决策支持之路。财务司提出建设部校两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想——以管理为核心,以标准数据为出发点,以数据采集为手段,实现部校间、校校间数据监管与共享,实现支持不同角色的高校财务统一决策支持。

  二、系统功能

  教育部直属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“一库一舱三平台”,具体如下:

  完成“统一度量衡”的标准数据库建设。研究并制定《直属高校财务标准数据库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(讨论稿)》。为数据建模、信息采集、加工处理、数据交换的过程提供统一的标准。

  搭建“财务管理驾驶舱”。通过对直属高校2008年以来积累的海量数据的梳理与清洗,运用先进的数据可视化软件工具,提供诸多数据的在线多维分析、比较分析、绩效指标分析、经费监管穿透分析功能,实现各层级管理者从多个角度对数据开展关联分析、比较分析、个性化定制分析。

  提供用于“业务管理”的工作平台。通过对全面预算、资产管理(在建工程、投资、固定资产等)业务流程的梳理,开发全面预算管理、资产管理业务管理模块。

  建立全过程的“经费监管”平台。通过财务驾驶舱分析系统,提供财务综合实力指标监控、资金监控、专项执行情况监控。

  形成“部校多级发布互动”平台。建成面向不同对象的多层发布互动平台,分别面向教育部领导、教育部各司局、直属高校和社会公众。

  三、系统取得的效益

  经过“一库一舱三平台”的建设,建成以标准数据库为基础,集业务管理、经费监管、部校多级互动于一体的教育部直属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。业务管理上实现预算全过程管理,提高预算管理水平;经费监管上实现了每日监管信息上报,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合理业务的发生。系统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,必将提升财务管理手段,提高资金使用效益,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撑。